互联网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目不转睛的眼球,不停滑动的手指,或喜或静的神情。”今天,无论是走在繁华熙攘的闹市,还是安静雅致的咖啡屋、茶馆,无论是立足于拥挤不堪的公交车、地铁,抑或是开阔宜人的广场、校园,这样一幅幅专注的面孔相信你我早已不会陌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范围普及,国人的行为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各种移动终端层出不穷,逐渐成为人们最亲密的伙伴。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并不迷人:在移动互联网催生的巨大变革之中,诸多传统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转型压力。“未来,移动互联网注定会起到一种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各行各业将在不断融合与重构中获得新生。”采访中,这几乎成为了相关专家的一致共识。 中国契机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发展和迎头赶超的机遇 2001年11月,“移动梦网”业务的推出宣告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正式诞生。然而,发轫之初,囿于运营环境封闭、网络设施匮乏、硬件技术单一等一系列现实羁绊,移动互联网行业可谓乏善可陈。 在此后的许多年中,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始终扮演着移动互联网的主角:除了基本的通信服务功能之外,人们似乎很难想象手中的“小家伙”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作为。于是,世界各大手机厂商在对产品外形的不断追逐中分割着有限的市场蛋糕。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0年无疑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爆发的元年。”3G门户总裁张向东曾经乐观地指出,“这个时间点确定无疑,接下来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去描绘未来。这一年很重要。” 同样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时间节点却并非中国的“专属名词”。 “不可否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与国外基本上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都是在2010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李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多年来,手机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成熟,为移动互联网在2010年的“大热”提供了充分条件。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主任肖云对此表示赞同。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也许在技术领域中国并不占优,但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层面,中国绝对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肖云认为,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发展和迎头赶超的机遇,使得我们不必重走别人在传统行业中走过的老路。 此外,移动互联网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也为诸多行业提供了深度试水的可能。“下一代通信技术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技术推动,更是以服务推动为重点,也就是说,一些新的应用和发明在未来可能会更加重要。”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一青一再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 4G时代 4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进入新纪元 对于长期关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人们来说,2013年12月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下午,工信部向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颁发了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牌照,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进入了新纪元,网络传输速度得到了跨越式提升。 “您对4G网络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要是能让网速再快点就好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速度还是有点慢。”一位在北京市某营业厅内交纳话费的青年男子冯先生向记者表示,“尤其是在看视频和下载东西的时候,感觉网速还是不够给力。” “3G是有死角的,很多地方信号覆盖不到,4G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完美了!”作为常年的“掌上一族”,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网络了,“无论是聊天、购物、找吃的,我都会用手机来完成,特方便。” 然而,在肖云看来,现有的通讯技术条件并不能代表国内移动互联网的真实发展高度。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的布局还不是很令人满意。”肖云告诉记者,无形的“垄断”是制约通信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没有竞争就没有技术的发展。”中国百姓享受的带宽服务和其所支付的成本之间存在巨大落差,许多人在使用移动网络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流量问题,而这在美日韩等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李智同样认为,进入4G时代资费必须作出调整。“从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看,其资费收取也存在一个不断走低的趋势。”因为只有让用户对资费的敏感度不断降低,移动互联网更多的潜在价值才可能被彻底激发出来,才可能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此外,“移动互联网公司也需要帮助运营商设计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不能让他们资费降低后收入的来源受到威胁,因为这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必须要让运营商找到其他盈利增长点。”李智说。 融合重构 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独立行业。只有融入其他行业,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才会得以显现 尽管国内移动互联网行业已被带宽和资费等问题困扰多年,但在有关专家看来,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多年来,我们始终在强调带宽和速率,追求技术上的奥林匹克精神,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它。然而,我们忽略了用户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从长远来看,这必将影响到技术本身的生命力。”周一青认为,未来的科研思路也需要发生变化,跨领域的研究将变得愈发重要。 她强调说,一定要考虑用户需要怎样的服务,然后再有目的地提升带宽。否则,“很可能是我们不必要地提高了服务商和用户的支付成本,却离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远”。 除了移动互联网自身的路径设计,不同行业间的“融合”也成为专家口中的热词。 在12月4日举办的“2013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移动互联网个性化、社交化、移动性、碎片化的特点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应用,其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开发模式、产业链、生态链都有着跟互联网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开拓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 他告诉记者,企业不但要注重培育内生的开发能力,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借助外援进行创新,移动互联网的变化很快,单靠个体创新很难完成。 “一定要清晰的一点是,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只有将其作为一个生产工具放置到各行各业中使它们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移动互联网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才会得以显现。”李智一再强调,移动互联网的存在并不是要摧毁什么行业,二者不是敌对的关系,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重构,让其他行业拥有更高的运行效率。 然而,“到目前为止,移动互联网更多的还是将自己作为一种生产力,其价值完全是内生的,这种状态亟须转变。”李智说。 “啃”硬骨头 在移动互联网硬件设施方面,中国仍旧处在“缺芯少核”的亚健康状态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的确能在产业融合方面做得越来越深入,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它的未来就会一路坦途? “不可否认,在移动互联网的硬件设施方面,中国目前仍旧处于一个‘缺芯少核’的亚健康状态。”周一青解释说,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是移动通信,如果这方面做不好,想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应用开发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别人不会把他们的运行环境彻底放开。“说得形象些,人家是模板,无论我们怎样塑造,产品都是相对固定的。”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升温,中科院也敏锐察觉到了这一严峻现实。2010年,在“百人计划”的引领下,一批海外专业人才被中科院引进回国,专门支持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周一青便是其中的一员。 “从工作方向上说,我们所主要在移动互联网的‘核’‘芯’等基础领域展开攻关。”周一青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中科院便在通信协议软件研发方面与英国公司开展合作。“目前,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全系列移动通信协议栈的自主研发,很多产品已经遍布全球各大洲,并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运营。”此外,移动互联网的“芯”也逐渐在中科院落地生根。 然而,尽管目前中国拥有一些发展势头很强劲的移动通信企业,但考虑到盈利占比和市场导向等因素,它们在芯片基础技术研发方面,往往动力不足。 “我们要补充的恰恰就是这个短板。”周一青回忆说,这个过程真的非常艰难,其中也不乏质疑的目光。然而,“我们的每一条语句、每一条命令都是自己写的,从而实现了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周一青和她的同事看来,尽管这是个目前还赚不到钱且劳心劳力的累活,暂时也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但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人做。“因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很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如果不去啃这些‘硬骨头’,将来必定受制于人。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把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芯’给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