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2.0网站被大公司收购 |
龙脉科技 [发布时间:2011-6-4] 已被阅读:次 |
|
|
《被收购,web2.0企业的最好归宿》,觉得挺在理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对于创始人来说,或者对于原始投资者来说,被收购是一种不错的退出方式,但是对于网站本身来说,却并非如此。
3年前,正是web2.0热潮刚开始消退,此前很多web2.0网站获得了大批的投资,很多web2.0网站被大公司收购。在2005年-2006年,雅虎收集了如下公司: Blo.gs/MyBlogLog/Flickr/Upcoming.org/del.icio.us/Konfabulator/Adlnterax/Bix.com/Kenet/Jumpcut.com,同事,google和微软也在同期收购了一大堆的2.0中小公司。
正是大公司的这类疯狂的收购行为,使得创业的风潮在2006年达到顶峰,谁都想创业,谁都想搞个公司被收购。然而在国内,被收购的可能性比国外小得多了。具体原因看这里吧。然而,只有在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众多的网站已经消亡,有缺乏资金死掉的,也有是被收购后死掉的。 然而,回过头来看,这些web2.0网站被收购后,大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创始人被收购后2年就跑出来自己单干的非常多,而对被收购,大都很后悔。书签网站Delicious创始人Joshua表示后悔卖给雅虎,flickr创始人夫妇在被收购3年左右的时候后,离开雅虎,Zimbra创始人也离开了雅虎,前后不到2年时间。
同样的,收购狂google,收购的东西无数,但是真正在被收购后仍能保持原样而且获得巨大发展的,也屈指可数,在被google收购后,创始人离职的概率超大,Feedburner创世人、youtube的创始人都已经离职,还有很著名的Dodgeball创始人在离职后,专门拍了一张bs谷歌的照片,都直指大公司在收购后并没有兑现承诺。
收购后,创始人离职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国内也是如此,网站在被收购后没多久,创始人离职的案例相当多。收购者寄望于案子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被收购者则寄望于通过案子来获得发展的资金做得更大。然而实际上思路的不对称是分手的重要原因。更可怕的是,很多网站在被收购后就慢慢废了,或者发展缓慢了,毕竟是外来的孩子,首先被抛弃。
对于收购与被收购后的发展,我觉得可能还是有些办法的,不过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以后有空再发文谈谈。
|
|
| |
|
>> 网站套餐 |
|
标准简洁型网站建设套餐
3800元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在您的卡片上印上个网址和企业邮箱已经是不可不做的工作 |
|
外贸企业网站套餐
6800元
外贸企业专页解决方案,专业技术,专业代码,服务百余客户,给您的国外客户一个快速、友好的网站界面 |
|
|